继 “双减” 政策为学生和家庭松绑后,教育部近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减负八条”)。“减负八条”聚焦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为基础教育生态再添 “松绑令”。这一政策精准回应了一线教师的迫切诉求,既是对 “弘扬教育家精神” 的具体践行,更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举措,其意义远超单纯的 “为教师减负”。
“减负八条” 的核心亮点在于精准施策、闭环管理。在社会事务进校园方面,建立总量控制在10项内的 “白名单” 制度,每学期进校园活动不超6次,从源头杜绝巡河护林、上街执勤等无关任务挤占教学时间。督查考核上,推行年度清单备案制,杜绝重复检查和 “留痕主义”,明确每所学校每年县级以上综合督导不超 1 项,让教师从繁杂台账中解脱。数据填报与借调管理的规范,更是直击 “指尖负担” 和 “人才流失” 痛点,通过平台整合、定期清理借调人员等措施,为教师专注教学扫清障碍。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减负八条” 能否真正斩断教育 “负担链”,关键在于三方面发力。其一,多部门协同是保障,需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避免 “政出多门” 导致政策空转。其二,监督机制要筑牢,畅通三级举报渠道,引入第三方监测,对变相摊派任务、整改不到位的地区严肃追责,防止形式主义反弹。其三,保障体系要跟上,健全课后服务待遇保障和 “弹性上下班制”,让教师减负后更有动力投入育人工作。
减轻非教育教学负担,本质是让教育回归初心。当教师不再被繁杂事务分散精力,就能将更多时间用于备课教研、关注学生成长;当校园远离不必要的干扰,就能营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期待 “减负八条” 落地生根、举一反三,不仅减掉明确列出的负担,更能清理隐性压力,让教师轻装上阵,让教育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在纯粹的育人氛围中,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根基。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全文
“减负八条”落实关键举措对照表
|
序号 |
政策领域 |
政策要求 |
落地重点 |
关键量化指标 / 禁令 |
|
1 |
发文审核管理 |
建立发文与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机制,不得随意增设超出教师职责的要求 |
教育部及省级教育部门双重审核,将 “超职责任务” 作为核心评估项 |
除专门文件外,禁止提及督查考核、“一票否决” 等要求 |
|
2 |
督查检查规范 |
实行年度清单备案制,杜绝重复检查和 “留痕主义” |
年初报教育部备案,提前 1 个月明确检查内容,清理现有达标活动 |
每校每年县级以上综合督导≤1 项;禁用台账留痕作为评价依据 |
|
3 |
社会事务进校园 |
健全 “白名单” 制度,严控无关活动入校 |
教育部审核省级白名单,公开接受监督,活动与课堂教学融合 |
省级白名单总量≤10 项;每校每学期进校园活动≤6 次;禁派教师巡河护林、上街执勤等 |
|
4 |
教师借调借用管理 |
原则上禁止借调,规范社会考试和值班值守 |
教育部门 + 组织部门双重备案,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 |
借调时间≤6 个月(可延 1 次);每校每年社会考试≤5 次;节假日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 |
|
5 |
数据填报与 APP 管理 |
整合数据平台,清理冗余应用,杜绝强制留痕 |
省级每年清理 1 次应用程序,推进 “一网统管”,统筹审批填表报数活动 |
禁用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强制功能;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
|
6 |
课后服务保障 |
规范服务时间,保障教师待遇,杜绝硬性挂钩 |
衔接当地下班时间,建立第三方机构遴选机制,落实 “弹性上下班制” |
不得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硬性挂钩 |
|
7 |
监测核查机制 |
纳入教育督导,畅通举报渠道,强化整改闭环管理 |
建立省市县三级举报平台,设监测点及监督员队伍,引入第三方监测 |
对问题地区发提示函 / 督办单,重大舆情严肃追责 |
|
8 |
多部门协同治理 |
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联动纪检、网信等部门 |
纳入干部考核,与基层减负、反腐整治统筹推进,强化舆情管理 |
严禁打造政绩亮点、弄虚作假等功利化行为 |
(对照表依据文件整理而成,仅为阅读提供便利,如有与文件不一致或表达不够精准之处,请以文件为准。本文主图及配图由AI生成,部分内容AI辅助整理)















相关动态
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_就业
《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2013年1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2021年8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修订,2021年9月17日发布。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_考证
与2017年版相比,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方面,主要体现为“两退一进”。一是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从2020年1月起,除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职业工种依法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外,用一年时间分步有序将其他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_考证
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 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计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含准入类33项,水平评价类26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3项。目录中准入类职业资格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
《北京市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3.0版)..._考证
持有《目录》内境外职业资格、与在京单位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人员可享受便利化服务;允许持有《目录》内境外金融、会计、医师、教师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按照相关行业部门实施办法在北京市执业,提供专业服务。探索推进精算师、会计师、工程师等境外职业资格与境内职业资格、职称互认。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_考证
与2017年版相比,《目录》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相比,“出入境检疫处理人员资格”、“乡村兽医资格”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下的“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注册冶金工程师”“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注册机械工程师”退出目录,从业人员依据行业标准开展技术活动。二是新增“精算师”“矿业权评...
导游资格、医生资格、教师资格等37个职业..._考证
【教师资格、注册会计师、法律职业资格、医生执业等37个#职业认定证书官方查询渠道#汇总】人社部网站近日开设“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查询”专栏,公布了37个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站和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系统。建议收藏备用!